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卢柏州 策划整理
编者按: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,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(幼儿园)教师,发起 “照亮我的那本书”主题征集活动,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,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,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。(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:qlwbyddx@126.com。)
文|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教师 卢风龙
高考成绩出来以后,我所带的班级迎来了大丰收,尘埃落定了,涌现出很多黑马。2013年参加工作的我,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作为班主任送走自己的毕业班,丰收之后满足与激动的心情将我带回李镇西老师《做最好的老师》中那句深沉的话语:“教育的目的不是装满知识的篮子,而是点燃思想的火炬。”眼前浮现的不仅是分数构成的辉煌,更是一场关于教育的深层回响——当三年的星夜兼程化为此刻盈眶的热泪,我才真正懂得:所谓师者仁心,是在最严酷的试炼场中搭建一座通往人性光亮的桥,以爱的细沙与灵魂的碎光,铺就万千学子泅渡命运激流的石阶。
这本书如一枚棱镜,让我照见自己初为班主任的粗粝。在读到李镇西老师这本书的第四章《走出教育误区》中的“罚站任安妮——我永久的痛”时,我泪流满面,声音一度哽咽。因为我想到了自己那些粗粝的行为。
比如班里王男在高三一模考试完请假输液时,我让他打完针回来再参加模拟考试,一个校级的考试,他说不想回来了老师,赶不上考数学了,我说能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,写不完没问题还有晚上的考试呢。他情绪很激动,在微信中说老师你总不能让我拔了针就去考试吧!当时我通知了他的家长,让他打完针来到了级部,严厉地批评了他。不知道是迫于压力还是什么,王南同学向我道歉了。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,由于准备一模考试,身体积压了很多毛病需要去治疗,需要去休息,而我仍然让他打完针回学校学习,给孩子的精神造成了多大的压力!